

南方農村報訊 (記者趙思揚 通訊員趙強)距離第十三屆廣東種業博覽會(下稱“廣東種博會”)開幕還有78天。目前,招商已進入收尾階段,宣傳工作借力活動走向全國,基地表種進入定植階段。
據最新統計,174個展位僅剩32個待訂,售出展位超八成,價格較高的小特展、特展等展位基本售罄。南方農村報招商團隊一路遠赴山東,拜訪濟南、萊州、青島等地客戶;另一路則利用“第12屆全國種子雙交會”的契機與湖南企業代表聯誼、座談。
目前,地展正式進入“攻堅”階段,近6000個品種在本月相繼安排到位。廣東省農業技術推廣總站推廣科副科長黃真珍表示,以往地展功能集中于品種展示,今年有所拓展,它將著眼于如何將科技成果進行有效地轉化。
這些變化主要圍繞四個方面。第一,全面加強與科研單位的合作,結合技術試驗示范,重點突出良種良法的展示效果。第二,今年地展有一個世界種子大會(北京)展示品種廣州展映,通過這種方式促進國內外品種之間的交流,進一步提升展示水準。第三,考慮到南方種植市場的變化,繼續擴大旱地作物的推廣力度,從以前的幾個品種增加到80多個。第四,精心組建種博會重點推介品種評審專家團隊,要求不僅專業水平一流,還將涵蓋研發、推廣、營銷等各個環節,真正評選出品質過硬又有市場前景的好品種。
眼下,種植過程中的惡劣天氣和病蟲害是地展最為擔心的風險。黃真珍說,秋季持續的高溫干燥天氣會促使蚜蟲等為害嚴重,導致病毒病大面積發生;而8月廣東無臺風,也使接下來惡劣天氣發生的幾率大增。
廣東省農技推廣總站示范基地組趙強介紹,目前瓜類僅剩西葫蘆到10月定植,茄果類已于本月21日前后定植。“今年是第一次在秋季表種茄果時使用”膜下水帶“技術,”趙強說,這項技術能夠節水,但也使土壤溫度升高,要格外注意防止作物被高溫所傷。
此外,南方農村報的宣傳團隊借助“科技下鄉直通車”、“走農場”和“走合作社”等活動在廣東省內外密集為年底種業盛會造勢,博羅龍溪、陽春陂面、海豐梅隴和海南樂東等地的活動場場都聚集二三百人。“第二屆專家團走訪調研規模化菜場活動”將調研珠三角及粵西、粵北等菜區,并在廣東種博會召開總結會“第三屆蔬菜生產基地安全高效管理論壇。”
廣東種博會歡迎每個行業人士參與,欲知廣東種博會動態,可繼續關注本欄目下期播報,或撥打服務電話:400-00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