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報業新聞 時間:2012年12月13日 來源:南方農村報 企業要制定戰略方針和定位市場角色謀求更好的發展,才能做大做強。如何做大和做強?孰先孰后,這個次序十分重要。 種業資深人士、隆平高科前總裁,被譽為種業達人的劉石在柯木塱種業論壇上提出獨特的見解。 一談到企業發展戰略,人們就慣性地把目光放到資源占有、擁有資本和市場規模等表象上,而忽略更深入的戰略內涵。國內大部分企業往往糾結在幾個方面:做大還是做強?單一經營還是多元化經營?自身擴張還是并購擴張?橫向擴張還是縱向擴張?在做這些決定的時候他們未能找到立足點和中心軸。 劉石認為,企業的需求是制定發展策略的依據。做大和做強均有其利弊,大企業更易爭取到政府資源,而小企業資本積累會相對緩慢。劉石主張先做強再做大,因為做強必然帶來做大,而做大未必能變強。 最直接的數據就是盈利能力。劉石舉例,一個強的企業規模不一定就大,如2億元的銷售額和1億元盈利額,高利潤讓企業運營風險下降。又如10億元的銷售額和1億元的盈利額,雖然規模大但風險也很大。理想的狀態是10億元的銷售額盈利5億元,但這種情況不多見。 曾有國內專家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說,先鋒公司的玉米品種“先玉335”的出芽率為95%,而國內品種出芽率是85%。劉石認為,“這是一個巨大的誤讀。”因為農戶更關注的是沒有出芽的種子,國內玉米種子不出芽的概率是先鋒的3倍。 如不能樹立正確的概念,就難以制定出有效的應對方案,更不能構建出成功的體系。他認為這是十分重要的隱形能力,包括組織能力、團隊能力和管理能力。 在科研方面,戰略上以市場需求為目標,研發方向為抗逆性強的廣適性品種,品質優異,適合機械化;建立資源共享和合理分配共存的高效研發體系;同時建立有效的推廣體系。 在生產方面,樹立正確的質量概念,系統的管理體系和執行力,進行必要的投資,還有適當的團隊建設和激勵機制。 “為農民提供的不僅僅是種子,還有服務、產業鏈的拉動和價值的提升。”劉石說,我國種業產業鏈嚴重割裂成為基礎科研、育種、生產、營銷和服務,在這五個環節中的從業者,大多都是各掃門前雪,很難對農戶服務到位。 之前先鋒公司在中國就是因為貫通整個產業鏈和提升農戶的價值,才得以成功。劉石希望國內種企繼續沿用這種方式,在提升客戶價值的基礎上尋找企業定位。 客戶滿意度是企業成功的關鍵,劉石認為客戶數量的發展將會以指數級增長,因為積下企業口碑至關重要。同時他還認為,最好的服務應該是具備以下三個特質:本地最優、差異化和統一的執行標準。
MORE
MORE
南方報業新聞 時間:2012年12月13日 來源:南方農村報 華南是蔬菜種植面積最大的地區,其中廣東和廣西種植蔬菜面積各1700萬畝,海南270萬畝,同時也是我國蔬菜種類最豐富的地區,涵蓋葉菜類、瓜類、茄果類、根莖類、豆類等300多種。 廣東省農科院蔬菜所副所長何曉明介紹,華南特色蔬菜育種工作已有50年的發展歷程,經歷了農家種和地方種提純、系譜選育和雜交育種、雜種優勢利用等階段,蔬菜品種不斷更新換代,近十年,已審定和登記的華南特色蔬菜品種113個,其中52個品種被遴選為主導品種。 "經過幾十年科研院校和育種工作者的努力,華南特色蔬菜新品種選育取得了顯著成就,但仍面臨特色蔬菜資源栽培面積小、遺傳背景狹窄,研究基礎相對薄弱,對育種工作的撐不足。"何曉明分析,在育種技術中,先進育種方式的研發和應用相對滯后,如生物技術育種、太空育種等,都還停留在初級階段。 何曉明表示,特色蔬菜另一個發展瓶頸在于育種者的目標與市場需求有所偏差,比如廣州市農科院蔬菜所所長林鑒榮培育的花茄,在培育初期認為花茄不符合華南區消費習慣,決定放棄。但隨后的事實證明,這一推論存在主觀性,花茄因其獨特的口感和外形很快贏得了市場的認可,"試想,要不是一個偶然的機會,這一最新品種就可能因為判斷和市場需求不符而被埋沒。"
MORE
2012年12月12日上午,由廣東省農業廳主辦的第十一屆廣東種業博覽會在廣州天河柯木塱南路如期開幕。出席本屆種博會的嘉賓有廣東省副省長劉昆、廣東省農業廳廳長鄭偉儀、農業部種子局副局長馬淑平以及其他省直機關和蔬菜協會成員。值得一提的是,本屆種博會還吸引了來自印尼、日本、泰國、越南、韓國、西班牙、荷蘭、加拿大、巴西等九個國家駐穗總領事館官員前來參加。 廣東省農業廳副廳長蔡漢雄主持開幕式,劉昆副省長宣布種博會開幕。
MORE
2012年9月9日,廣東種業博覽會組委會在北京市舉行北方企業聯誼會,圣尼斯種子(北京)有限公司、天津德瑞特種業有限公司、南寧市桂福園農業有限公司、廣州亞蔬園藝種苗有限公司、北京大一韓日國際種苗有限公司、廣東省農科院蔬菜研究所等數十知名企業以及北京海淀區種子商會、豐臺區種子商會、各地種子商會代表出席會議。 廣州市種子商會黃金虹會長代表廣東種業博覽會作了工作簡報:種博會招展工作目前進展順利:田間品種展示早已提前報滿;酒店房間除鳳凰山賓館尚余部分房間外其他兩個酒店已經滿額;展館展位方面,16個大特展已經招滿,23個小特展剩余2個,147個普通標準展位剩余28個。 廣東省農作物技術推廣總站林綠書記代表廣東種業博覽會組委會作了總結發言,林書記講到,目前廣東種博會的服務工作將慢慢轉入后期的服務管理,切實做好品種展示、酒店房間、館展展位以及餐飲、交通等配套服務工作,為參展商和專業觀眾構建一個舒適的參展環境。
MORE
南方報業新聞 時間:2012年12月13日 來源:南方農村報 近十年,種子價格一直保持穩定上升,近年上漲勢頭更是迅猛,深圳市同創偉業創業投資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海萌認為,"價格上漲意味著行業在發展。"農業強有力的發展趨勢有目共睹,幾乎所有人都對農業中的種業給予了十分高的期望。從2008年開始,中國玉米種子的價格翻了近一倍,在投資人圈子里流行一句話:"現在中國賺錢的行業不多了,種業算一個。"目前,共有8家上市公司以種業作為主業,作物種類主要集中在玉米和水稻上。自上市以后,8家企業營業收入年復合增長率全部在13%以上,最高的大北農達到了40.40%.同時,這8家上市企業借助資本市場力量通過并購等方式實現了跨越式發展。 然而,這8家企業的種子業務總額僅占中國種業市場份額的14%,在稻種行業,隆平高科2011年稻種銷售總額僅占全國市場的10%,話語權明顯不足,說明資本市場還未占據行業的主導地位,這異于外國的情況,也給其他企業迎頭趕上的機會。 從我國種企和資本結合的歷史來看,資本市場對種子公司發展帶來諸多幫助,這是近幾年創投企業持續關注該行業的重要原因之一。 2011年至今,國家出臺重拳政策對種業發展帶來深遠影響,提高種業的投資潛力,其生產經營門檻的提高正是資本的一個最優切入點。與資本結合的種企可以實現兼并重組,給企業競爭力帶來革命性突破,在同行中脫穎而出,而小型企業將面臨被淘汰風險。 山東圣豐種業在2011-2012兩年間得到了鼎新投資、深創投、勇華投資和中富投資等4家創投企業的投資。中科招商創投企業在2003、2005、2010年分別對三北種業、森和種業和凌志薯業進行了投資,其中對森和種業的投資金額高達8000萬元。由此,足可見資本市場和種企的磨合頻率和程度都在提高和加深。是否能實現共贏?誰是最大贏家?有待事實驗證。 王海萌說,傳統種企運營模式很難做大,比如需要多大的資本回報率才能成功運營起一個1億元注冊企業,這需要大量資本投入運作。同時,上市對企業帶來的好處不僅僅是資金,還在于人才和品牌升級。
MORE
南方報業新聞 時間:2012年12月13日 來源:南方農村報 招不到人才,拿不到育種材料,民營企業怎么開展商業化育種?天津德瑞特種業有限公司董事長馬德華(左)表示,產學研結合、科企合作是中國特色商業育種體系,但真正實施起來還有很多困難。湖南湘研種業有限公司董事長何久春(右)認為,企業應該堅定地建立自己特色的育種體系,“以市場導向,應用先進技術,整合資源,將優勢品種作為突破口。” 育種從研究變為工作 我國的育種專家高度集中在各級科研院所,種子企業要開展商業化育種,最先想到的往往是從科研單位挖人。然而,科研人員卻普遍有著后顧之憂。廣東省農科院蔬菜所副所長何曉明表示,由于擔心轉到企業后退休待遇得不到保障,該所專家一般不愿意到企業去從事研發工作。馬德華也認為,我國的種業體系是依照前蘇聯模式而建,資源高度集中,國營體制的事業單位待遇優厚,吸引了大批優秀人才靠攏,也滋長了一部分人的惰性。 對這種情況,中國種子協會秘書長兼副會長李立秋建議,當地政府部門可以探索將科研單位的育種人員并入企業,退休時仍按事業單位人員辦理,“這樣會有更多科研人員愿意去企業闖蕩”。 在難以吸引科研人員的條件下,種子企業并沒有放棄建立自己的育種團隊。馬德華介紹,德瑞特從剛成立時3個人的小公司發展到現在僅專職育種團隊就有24個人,育種團隊一步步壯大起來,并不是依靠引進大量育種專家。“育種工作的創新是理論上的創新,從企業的實際來說,育種應該更接近一項工作而不是研究。”基于這一理念,馬德華將育種工作分解為親本選擇、雜交配對、品種選擇等多個獨立的環節,育種團隊的每個人只負責其中一個環節,“按傳統的做法,一個人也許只能配幾百個組合,但現在我們團隊一個人可以配幾千個,甚至幾萬個”,選拔人才的要求降低了,育種效率卻大大提高。 資源共享但權益保留 豐富的育種材料是企業開展商業化育種的重要條件,但民營企業卻很難利用這些資源。何曉明認為,科研單位這些資源的確具有公共屬性,應該與社會共享,但具體以何種形式實現,目前還沒有很好的辦法。 李立秋表示,國家指定資源庫應該向企業開放,以發揮資源的最大價值,而建立種質資源和品種交易平臺是一個可行的辦法。種業資深人士、隆平高科前總裁劉石介紹,美國的育種資源能夠比較順暢地流動得益于其對資源培育者權益的保障。資源公開后被其他人利用改造一次后,原培育者可以享有50%的權益,再改造一次后繼續折半,一直到12.5%后才終止。“這樣大家才樂意將自己的資源拿出來共享,因為可以衍生出更多的價值。”
MORE
廣東省農作物技術推廣總站站長 洪 生 (2012年7月3日) 同志們: 這次在茂名電白召開全省農作物新品種展示、超級稻示范暨高產創建現場觀摩培訓會,主要任務就是觀摩交流農技推廣工作,加快推廣農作物新品種和水稻“三控”技術,推進糧油 糖高產創建活動深入開展,促進糧食穩定增產,保障主要農產品有效供給。這次會議時間不長,但內容很充實,參觀了陽東的花生新品種展示現場、茂名的水稻新品種展示和水稻“三控”技術現場、高州超級稻示范暨水稻高產創建現場。接下來,我們研究部署下一步超級稻示范推廣、高產創建及農技推廣工作等的內容。在座各位大多數來自農技推廣第一線,希望大家借鑒茂名陽江等地的經驗,通過總結創新,不斷提高農技推廣工作水平。下面,我就今天的現場觀摩培訓會以及農技推廣工作談三點意見。 一、創新形式,加大農技推廣力度 2012年中央1號文把農業科技創新擺在了更突出的位置,為農業科技跨越發展,實施科教興農戰略,為農業增產、農民增收和農村繁榮注入強大動力。面對資源、環境兩大限制因素,保障糧食總產繼續增加具有一定難度,第一要加大農業科技推廣力度。首先就要充分利用基層鄉鎮農技推廣機構的推廣能力;其次要加強對基層農技人員的技能培訓與農民科技培訓。第二就是要在良種良法推廣應用上突破,大力推廣農業科技,調動廣大農民學科技、用科技,建立了農民增產增收的長效機制。以水稻“三控”技術為例,其是以“控肥、控苗、控病蟲”為主要內容的新型高效安全施肥及配套技術體系。該技術自2007年通過廣東省科技成果鑒定以來,在我省水稻高產創建、超級稻示范、科技入戶等重大活動中得到廣泛應用,2010年被省農業廳遴選為廣東省主推技術,在全省應用面積突破500萬畝,每畝節本增效達100元,取得了顯著的增產增收效果。今年,據初步統計,全省應用面積可達800多萬畝;2008-2011年4年累計推廣面積超過2000萬畝。“三控”技術已成為我省繼拋秧技術、測土配方施肥技術之后覆蓋面最廣的水稻栽培技術。下一步,我們要總結經驗,進一步加大農業科技推廣力度。 二、創新模式,開展多種形式新品種展示活動 良種是科技成果的物化體。良種在農業生產發展中起著基礎性和先導性的作用。搞好優良新品種的示范和推廣工作是我們農技推廣機構義不容辭的責任。近年來,我站圍繞良種推廣這一核心任務,將舉辦第十一屆廣東種業博覽會。今年的種博會將更加突出地展優勢和品種亮點,完善后勤服務保障,并將帶動十幾個市縣開展區域性、針對性強的良種展示活動。昨天下午的陽江活動和今天上午我們參加的茂名水稻新品種展示活動,就是今年種博會的系列活動之一。這次的水稻新品種展示面積達2000畝,除在茂名市農業良種示范推廣中心綜合試驗示范基地設置集中展示區外,還在茂名全市六個縣(市、區)設置了基層水稻品種展示示范點,針對當地氣候特點、品種布局和生產習慣,進行個別品種的生產示范展示。茂名市農業良種示范推廣中心綜合試驗示范基地展示的水稻新優品種有180個。湖南隆平種業在這次展示活動中首次設立展示專區,面積20畝,展示袁隆平院士團隊最新選育出的24個新優水稻品種。通過這種區域展示活動,篩選適宜當地生態條件和市場需求的優良水稻新品種,帶動水稻產業發展、促進農業增產增效。 三、創新機制,推進高產創建活動深入開展 我省自2008年開始高產創建工作以來,取得了巨大成效,為我省糧食連續增產發揮了關鍵性作用,全年糧食單產水平恢復性增長。2011年全省建設農業部和省級糧油糖高產創建示范縣86個,建設萬畝示范片177個,直接示范面積共184萬畝,基本把水稻播種面積15萬畝以上的80個縣列入省級扶持高產創建范圍。帶動全省各市、縣共辦高產示范面積達300多萬畝,形成以部省級萬畝示范片為核心、市縣高產示范片為補充、整縣整鄉整建制推進試點的高產創建新格局,實現農業縣高產創建全覆蓋。經測產驗收,各示范片全面完成各項創建目標和任務,成效顯著,為我省糧食實現連年增產發揮了關鍵性的作用。 同志們,希望我們以此次展示活動為契機和機會,廣泛開展交流,加強合作,開創我省科技推廣工作的新局面。農技推廣工作是糧食穩定增產的保障,是農產品有效供給的有力保證,是實現農業現代化的基礎,事關經濟社會發展大局,任務光榮而艱巨,努力實現今年糧食再增產的良好開局!
MORE
廣東省農作物技術推廣總站 洪 生 (2012年7月3日) 各位領導、各位來賓、各位朋友: 上午好!我謹代表廣東省農作物技術推廣總站,向在百忙之中抽空來參加這次活動的各位領導、嘉賓、專家和代表,表示熱烈的歡迎!向這次活動的參展單位、組織單位和個人表示衷心的感謝! 2011年,國務院出臺了關于推進現代農作物種業發展的意見,并且強調農作物種業是國家戰略性、基礎性核心產業,是促進農業長期穩定發展、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根本。2012年中央1號文更是把農業科技創新擺在了更突出的位置,為農業科技跨越發展,實施科教興農戰略,為農業增產、農民增收和農村繁榮注入強大動力。今天我們在這里舉辦這次活動正是貫徹落實2012年中央1號文件精神的一項具體行動,也是我省農業部門實施《國務院關于推進現代農作物種業發展的意見》的重要舉措,這次活動是我們2012年廣東種業博覽會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省開展農業科技促進年活動的一項主要活動。 廣東是我國重要的雙季稻產區,常年種植面積和總產均居所有糧食作物的首位,稻谷產量在全國排名第9,但是廣東也是中國第一缺糧大省。隨著我省社會經濟的發展和東西北翼經濟的協調發展,耕地、水和人力等資源必然減少,加上氣候變暖等因素,我省糧食穩定和安全不容樂觀。向單位面積要產量,向稻米質量要效益,是我們水稻產業技術發展的必選之路。今天,在這次活動中,來自省內外水稻育種單位帶來的180多個品種進行展示和交流,當中有很多品種已經在各地推廣,這是一次水稻育種的成果檢驗,一次農業科技的合作交流,一次科研與生產的無縫對接,這對促進我省水稻選育種事業的發展,開創我省農業科技推廣工作新局面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這次水稻新品種展示活動,我們從省內外共征集到180個水稻新品種,其中常規稻品種51個,雜交稻品種124個,特種稻品種5個,參展單位包括廣東、湖南、海南等地的選育種企事業單位30多個,今年展示品種中,增加了超級稻品種和面積,其中湖南隆平種業有限公司超級稻品種20個,設專區種植;180個品種分別在茂名市農業良種示范推廣中心綜合示范基地和茂名市六個縣(市、區)示范種植,示范面積共2000畝,而180個品種,我們在現場這個基地都基本能看到。這次活動規格層次高、展示品種多、示范面積大、區域分布廣、展示效果好,能充分表現品種的特征特性,是至今華南地區最大規模的水稻品種展示活動。 近年來,茂名市農業良種示范推廣中心在各級有關部門、單位的領導、支持和指導下,艱苦奮斗,創新發展,實現了跨越發展。從2007年開始承辦“廣東(茂名)冬種農業良種示范展示會”,到今年的“第十一屆廣東種業博覽會茂名水稻新品種展示活動”,已經成功舉辦了五屆冬種良種展示會和兩屆春季水稻新品種展示活動,獲得各界的好評。茂名市農業良種示范推廣中心順應農業產業發展的新形勢,緊緊抓住茂名市委市政府建設特色現代農業基地和農業強市的契機,以農作物優新品種的引進和示范推廣為工作重點,開展農業新品種新技術的引進試驗、集成創新和示范推廣,為當地農業科技進步作出了重要貢獻,并為今后在優良品種、先進技術的推廣積累了豐富資源和經驗,是我省開展農業科技推廣工作的優秀單位之一,為粵西地區乃至我省農技推廣工作作出了積極貢獻。 大家知道,優良品種是農作物獲得高產高效的基礎和源泉,是農業生產上臺階的金鑰匙,一個優良品種的產生往往包含著育種專家的辛勤的勞動和智慧的結晶,一批良種的更新換代需要我們科技推廣人員不懈的努力和無私的堅持。希望我們廣大的農業科技工作者,以此次展示活動為契機和機會,廣泛開展交流,加強合作,開創我省水稻育種事業和科技推廣工作的新局面。 再次感謝在座各位朋友的支持,祝第十一屆廣東種業博覽會茂名水稻新品種展示活動取得圓滿成功!祝各位領導、各位來賓、各位朋友,工作順利,生活愉快。 謝謝大家!
MORE
在2010廣東種業博覽會即將開幕之際,2010年12月3日上午,由廣東省農作物技術推廣總站、東莞市農業局主辦的廣東(東莞)農業良種示范展示會在東莞市農業良種示范基地拉開了帷幕。廣東省農作物技術推廣總站洪生站長和林綠書記帶領總站的技術骨干隊伍參加了會議并同時對會議的召開給予指導和幫助。出席會議的還有來自全省農業推廣部門的代表、種子經營單位代表、種植大戶等,會議吸引了大批農民朋友參加。 廣東省農業廳副廳長蔡漢雄講話 展示基地位于石碣鎮沙腰村,共展示了來自國內外530多個優良的農作物品種。 在開幕儀式上,廣東省農業廳副廳長蔡漢雄對2010年廣東(東莞)農業良種示范展示會的成功舉行表示祝賀,高度肯定多年來東莞市在農業良種示范推廣工作的成績,肯定了東莞農業良種示范展示會對東莞農業生產的示范和帶動作用,為各級部門提供了一個良好的交流平臺,是一場農業良種的展示盛會。 東莞市良種示范推廣基地規劃面積350畝,其中100畝核心示范區已建成,被納入省農業良種示范推廣網絡,成為全省六個農業良種示范展示基地之一。推廣成績顯著,主要農作物良種覆蓋率提高到98%以上,年直接為農民新增加收入3000多萬元。 本次展示會共展示530多個農作物優良新品種,展示會還設置了展位展示,包括農作物種子區、特色農產品區、花卉良種區和現場品嘗區等4個展區共31個展位,還有吸引了花卉、食用菌等企業和科研單位參展。
MORE
廣東種業博覽會自2002年創辦以來,規模越辦越大,檔次越辦越高,功能越辦越強,影響越辦越廣。10年累計展示世界各地優良品種31017個,吸引40多個國家和地區種業界人士共17萬多人(次)參觀,去年的第十屆廣東種業博覽會,就有世界前十大種子企業在內的400多家中外企業參展,展示品種5331個,參觀人數近4萬人次。 廣東種業博覽會以廣東省農作物技術推廣總站為龍頭,在茂名、博羅、江門、東莞、韶關等10多個市(縣)開展專業性、區域性、針對性強的特色良種展示活動。 在茂名,我們已舉辦了多次的特色良種展示活動,累計示范展示來自國內外200多家科研企事業單位的優良冬種農業品種3500多個,展示會帶動推廣新品種50多個,創造經濟效益近5億元。其中,2011年舉辦的第十屆廣東種業博覽會茂名水稻新品種展示活動,參加活動有廣東農業技術推廣體系的代表,省糧油糖高產創建專家組專家,水稻產業體系部分專家和負責人,省內主要水稻種子企業及經銷商,水稻種植戶及農民等,展示來自省內外150多個水稻新品種,代表了當前國內水稻育種最新水平,是我省近年來規模最大、品種最多、檔次最高的水稻新品種展示活動。 2012年第十一屆廣東種業博覽會的春季展示活動的茂名水稻新品種展示,展示面積達2000畝,除在茂名市農業良種示范推廣中心綜合試驗示范基地設置集中展示區外,還在茂名全市六個縣(市、區)設置了基層水稻品種展示示范點,針對當地氣候特點、品種布局和生產習慣,進行個別品種的生產示范展示。茂名市農業良種示范推廣中心綜合試驗示范基地展示的水稻新優品種有180個,其中遲熟種85個,中遲熟種69個,中早熟種26個,包括了雜交稻品種115個、常規稻品種60個、特用稻種5個。湖南隆平種業在這次展示活動首次設立展示專區,面積20畝,將展示袁降平院士團隊最新選育出的24個新優水稻品種。所有展示品種均按照生育期錯開時間播插,并采用了大棚育秧,最早播種時間為3月13日,最遲為3月22日,最早插秧時間為3月31日,最遲為4月13日,所有品種將在7月初同時進入成熟期,達到最佳的示范展示效果。由于前期肥水管理到位,在病蟲害防治上做到早防早治,所有品種生長良好,充分表現出其特征特性。
MORE
為充分發揮廣東種業博覽會在高、新、特、優、稀農業良種示范、展示和推廣方面作用,建立良種直接到生產應用機制,充分發揮種業博覽會服務農業部門、科研部門、種植戶、經銷商、收購商和農業愛好者的作用,在廣東省農業廳指導下,由廣東省農作物技術推廣總站負責的第十屆廣東種業博覽會重點推介品種評選活動已順利完成。 本次活動在省內外育種專家、種子經銷商、農產品收購商和農業推廣部門的大力支持下,組建了玉米類、辣椒類、番茄類、茄子類、南瓜類、西甜瓜類、葉菜類和菜瓜類等八個評比專家組。專家們制定了各大類品種的評比標準,根據各品種在本屆種業博覽會現場展示田間的實際表現和評比標準,堅持公平、公正原則開展田間現場評比活動。 經過專家們的辛苦勞動,客觀公正地遴選出第十屆廣東種業博覽會重點推介品種204個供參考,其中玉米類 13個、辣椒類55個、番茄類50個、茄子類 10 個、南瓜類11個、西甜瓜類6個、葉菜類38個和菜瓜類21個,現予公告。 廣東省農作物技術推廣總站 二○一一年十二月九日 第十屆廣東種業博覽會重點推介品種評比專家名單 組別 專家姓名 工作單位 職稱/職務 專家組協調人員 林綠 廣東省農作物技術推廣總站 組長 羅學梅 廣東省農作物技術推廣總站 組員 王子明 廣東省農作物技術推廣總站 組員 黃志平 廣東省農作物技術推廣總站 組員 黃真珍 廣東省農作物技術推廣總站 組員 玉米類專家組 胡建廣 廣東省農科院作物研究所 研究員 王曉明 仲愷農業工程學院農學院 教授 王蘊波 佛山科技學院 教授 黃金虹 廣州市種子進出口公司 總經理 許奕進 華南農業大學園藝開發公司 經理 宋剛 南寧市桂福園農業有限公司 總經理 番茄類專家組 吳定華 華南農業大學園藝學院 教授 黎振興 廣東省農科院蔬菜研究所 研究員 樂素菊 仲愷農業工程學院生命科學學院 副教授 江泉明 廣州南蔬農業科技有限公司 總經理 陳叔慶 廣州市大農園藝種子有限公司 總經理 南瓜類專家組 黃河勛 廣東省農科院蔬菜研究所 研究員 黃智文 廣東省農科院蔬菜研究所 高級農藝師 吳宇軍 廣州市農業科學研究院 高級農藝師 <td style="border-bottom: windowtext 1pt solid; padding-bottom: 0cm; background-color: transparent; border-top-color: rgb(236,233,216); padding-left: 5.4pt; width: 101.7pt; padding-right: 5.4pt; height: 29pt
MORE
2012年12月12日上午,第十一屆廣東種業博覽會在廣州隆重開幕。副省長劉昆出席開幕式并宣布第十一屆廣東種業博覽會開幕。農業部和省直有關部門領導,外國駐穗使節、特邀專家、國際采購商、40多個國家和地區種業界代表共3000多人參加開幕式。 第十一屆種博會參展企業400多家,設置展位300多個,其中特展39個。參展品種數量達5765個,同比上屆增加了434個,代表了世界種業最新研究成果,其中約三分之一來自國外,涉及全球20多個國家和地區400多家企業,居世界同類展會之首。世界前十大種子企業和國內知名種子企業全部參展,全球 4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代表前來參觀。展示品種按種類集中種植,實行精細化管理,確保了數千個品種在展示期間成熟,充分展示品種種性,提升示范效果。 開幕儀式結束后,在劉昆副省長的帶領下,嘉賓們興致勃勃地參觀了田間品種展示區。秋風送爽,瓜果飄香,面對品相優良、鮮嫩欲滴的蔬菜瓜果,嘉賓們歡聲笑語,贊不絕口,現場一派歡騰、熱烈的氣氛! 第十一屆種博會由廣東省農業廳主辦,廣東省農業技術推廣總站(廣東省農業良種示范推廣中心)、廣東省種子協會、廣州種子商會共同承辦,以“推進農業科技進步,建設現代農業強省”為宗旨。展示將持續到本月20日,為種子企業、專業觀眾和市民參觀、洽談提供優質、便捷的展會服務。
MORE
首次實現展覽、展示、交流無縫對接 本報訊 (記者葉卡斯 通訊員粵農信)國以農為本,農以種為先。昨天上午,廣東省農業廳主辦的2010廣東種業博覽會在廣州開幕,博覽會將設展位267個,糧食、油料、蔬菜、水果、花卉、食用菌等作物種子種苗。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朱小丹,副省長李容根,農業部黨組成員梁田庚等領導出席了開幕式。 廣東種業博覽會是廣東農業良種示范展示會的升級。自2002年以來,廣東省農業廳連續舉辦了八屆廣東農業良種示范展示會,為農業科研成果的轉化推廣和國內外種業交流合作搭建了重要平臺。 本屆博覽會首次實現展覽、展示、交流零距離無縫對接,開創了國際種業會展新模式。種博會展覽面積1萬平方米,展位267個,其中特展22個,田間展示品種5231個,比去年增加432個。
MORE
第十一屆廣東種業博覽會 茂名水稻新品種展示活動簡介 廣東種業博覽會自2002年創辦以來,規模越辦越大,檔次越辦越高,功能越辦越強,影響越辦越廣。10年累計展示世界各地優良品種31017個,吸引40多個國家和地區種業界人士共17萬多人(次)參觀,去年的第十屆廣東種業博覽會,就有世界前十大種子企業在內的400多家中外企業參展,展示品種5331個,參觀人數近4萬人次。 廣東種業博覽會以廣東省農作物技術推廣總站為龍頭,在茂名、博羅、江門、東莞、韶關等10多個市(縣)開展專業性、區域性、針對性強的特色良種展示活動。 在茂名,我們已舉辦了多次的特色良種展示活動,累計示范展示來自國內外200多家科研企事業單位的優良冬種農業品種3500多個,展示會帶動推廣新品種50多個,創造經濟效益近5億元。其中,2011年舉辦的第十屆廣東種業博覽會茂名水稻新品種展示活動,參加活動有廣東農業技術推廣體系的代表,省糧油糖高產創建專家組專家,水稻產業體系部分專家和負責人,省內主要水稻種子企業及經銷商,水稻種植戶及農民等,展示來自省內外150多個水稻新品種,代表了當前國內水稻育種最新水平,是我省近年來規模最大、品種最多、檔次最高的水稻新品種展示活動。 2012年第十一屆廣東種業博覽會的春季展示活動的茂名水稻新品種展示,展示面積達2000畝,除在茂名市農業良種示范推廣中心綜合試驗示范基地設置集中展示區外,還在茂名全市六個縣(市、區)設置了基層水稻品種展示示范點,針對當地氣候特點、品種布局和生產習慣,進行個別品種的生產示范展示。茂名市農業良種示范推廣中心綜合試驗示范基地展示的水稻新優品種有180個,其中遲熟種85個,中遲熟種69個,中早熟種26個,包括了雜交稻品種115個、常規稻品種60個、特用稻種5個。湖南隆平種業在這次展示活動首次設立展示專區,面積20畝,將展示袁降平院士團隊最新選育出的24個新優水稻品種。所有展示品種均按照生育期錯開時間播插,并采用了大棚育秧,最早播種時間為3月13日,最遲為3月22日,最早插秧時間為3月31日,最遲為4月13日,所有品種將在7月初同時進入成熟期,達到最佳的示范展示效果。由于前期肥水管理到位,在病蟲害防治上做到早防早治,所有品種生長良好,充分表現出其特征特性。
MORE
第十一屆廣東種業博覽會春季活動 6月1日上午,第十一屆廣東種業博覽會春季活動在廣東省農作物技術推廣總站(廣州柯木塱)舉行了啟動儀式,由林綠書記主持,洪生站長作了發言,孟山都公司、汕頭市金韓種業有限公司、廣州亞蔬園藝種苗有限公司、廣州興田種子有限公司、湖南湘研種業有限公司、壽光先正達種子有限公司、南寧桂福園農業有限公司、珠海華奧農科玉育種技術有限公司等合作企業均有代表出席。本次春季活動從2012年5月25日—6月10日在進行田間蔬菜、瓜果品種展示、交流。 6月2日下午,第二屆廣東種業博覽會合作企業會議在廣州燕嶺大廈舉行。會議由林綠書記主持,由洪生站長代表廣東種業博覽會組委會,介紹新啟動的板塊;緊接著與會代表們各抒己見,踴躍發言,會議結束前,洪生站長作了總結發言。
MORE
第十一屆廣東種業博覽會隆重召開 2012年12月12日上午,由廣東省農業廳主辦的第十一屆廣東種業博覽會在廣州天河柯木塱南路如期開幕。出席本屆種博會的嘉賓有廣東省副省長劉昆、廣東省農業廳廳長鄭偉儀、農業部種子局副局長馬淑平以及其他省直機關和蔬菜協會成員。值得一提的是,本屆種博會還吸引了來自印尼、日本、泰國、越南、韓國、西班牙、荷蘭、加拿大、巴西等九個國家駐穗總領事館官員前來參加。 廣東省農業廳副廳長蔡漢雄主持開幕式,劉昆副省長宣布種博會開幕。
MORE
2010年12月7日下午,值此2010廣東種業博覽會即將開幕之際,河源市主管農業副市長張麗萍帶領市縣區分管農業縣長和農業局長到位于廣州市龍洞柯木塱的廣東省農作物技術推廣總站考察學習。 在省農業廳副廳長蔡漢雄和廣東省農作物技術推廣總站洪生站長的陪同下,一行20多人參觀考察了種植5231個優良品種的良種示范展示現場和已建成投入使用的綜合展館。 座談會上,大家觀看了總站的工作視頻簡介,蔡副廳長作了祥細的介紹。 張麗萍副市長表示此行震感很大,大大開闊了眼界,拓寬了思路,對調整河源農業規劃啟發良多,更加堅定了把河源建設成為農業生態強市的決心。
MORE
12日,第十屆廣東種業博覽會在廣州隆重開幕。來自國內外的種子企業、種業組織、采購商、種植戶,我省各級種子管理部門及省直有關部門代表共3000多人參加了開幕式。農業部黨組成員梁田庚出席開幕式并講話,副省長劉昆宣布第十屆廣東種業博覽會開幕。 今年是廣東種業博覽會10年華誕,具有標志性意義。 據了解,此屆廣東種博會設標準展位300個,展覽面積10000多平方米,參展企業包括世界前十大種子企業在內400多家,展示品種5331個,其中辣椒類1440個,番茄類1145個,茄子類192個,南瓜77個,西甜瓜104個,葉菜類1353個,菜瓜類765個,玉米類255個,為歷屆之最,居世界同類型展會之首。這些品種科技含量高,代表當今世界科研育種先進水平,既有滿足市場多樣化需要的實用型品種,也有代表種業未來發展趨勢的先導型品種。種博會采用先進的種植技術,實現了不同種類、不同來源的數千個品種同時在展會期間處于最佳生育階段,充分展示優良種性,提升示范效果。 今年,廣東種博會創新展示方式,由過去“政府為主、企業參與”轉變為“政府引導、企業為主”,由企業唱主角。展示方式由過去單一品種展示發展為展覽、展示、交流零距離無縫對接。 10年之路:從“小不點”到世界級展會 2002年,首屆廣東農業良種示范展示會成功舉辦;2009年廣東農業良種示范展示會與中國國際種業博覽會聯合舉辦;2010年廣東農業良種示范展示會升級為廣東種業博覽會。10年來,廣東種業博覽會從小到大,從弱到強,至今已成為國內最大規模、最具特色、最受關注的農業良種博覽盛會,成為全國蔬菜品種研發和推廣的“風向標”,是世界重要的種業展會,是種業的“廣交會”。 種博會的10年發展歷程,呈現四大鮮明特點:一是規模越辦越大。2002年,首屆種博會展示品種只有382個,參展單位82家。2009年,展示品種達5231個,增長12倍,參展單位400多家,增長4倍。展示品種規模在世界同類展會中居首位。10年來,種博會共展示來自世界各地的優良品種達31017個。 二是檔次越辦越高。種博會展示品種代表世界最新科研育種水平;每年有包括世界前十大種子企業在內的國內外知名企業參展,其中世界排名第一的孟山都種子公司連續三年為種博會合作伙伴,提高了種博會的知名度,開拓了中國種業發展更為廣闊的天地。 三是功能越辦越強。種博會從依托標準化農田70多畝的單一品種展示,發展到現代高標準農田200多畝,智能溫室8000 多平方米,綜合展館 7000 多平方米,種業文化廣場10000多平方米的展覽、展示、交流一體化綜合展會。同時開通種博會官網和400服務熱線,為更好服務“三農”奠定了堅實基礎,也提升了種博會的文化內涵。 四是影響越辦越廣。2002年首屆種博會參觀人數僅3000多人次;2010年達3萬多人次,增長10倍。種博會已影響到全球40多個國家和地區,是國內外種業交流的重要平臺。以種博會為龍頭,帶動廣州、珠海、佛山、東莞、江門、茂名、肇慶、清遠、云浮、博羅等地區域性農業良種示范展示活動蓬勃開展,有效推進現代特色高效農業發展。 成功之道:政府推進 堅持創新 廣東種業博覽會從國內外眾多的種業展會中脫穎而出,成為全球關注的種業盛會,離不開政府的推進,離不開企業的參與。 總結種博會的成功經驗,有六點啟示:一,政府高度重視是種博會成功的前提。省委、省政府歷來高度重視種博會發展。2010年將種博會列為省現代產業500強,在政策、資金等方面予以大力支持。多位省領導曾在種博會舉辦期間蒞臨現場視察指導,或出席開幕式,極大地促進了種博會的發展。 二,主辦單位全力投入是種博會成功的保障。作為種博會的主辦單位,省農業廳舉全廳之人力、物力、財力支持種博會,廳黨組對種博會直接領導,從農田改造、場館建設,到會議組織、嘉賓接待各項工作無一不滲透著廳領導和有關工作人員的全力投入。 三,企業積極參與是種博會成功的關鍵。企業是種博會的主體。沒有種子企業的積極參與,就沒有廣東種業博覽會的成功與發展。美國圣尼斯、荷蘭安莎、天津德瑞特、北京捷利亞、湖南湘研、四川種都、廣州興田等種子企業是種博會的長期伙伴。在種博會這個種業大舞臺上,企業的創新與發展能力得到了最大的發揮。 四,堅持突出地展是種博會的最大亮點。廣東種業博覽會是一個在地里舉辦的種業盛會。堅持品種展示為主,是種博會的精髓和閃光點。數千個不同種類、不同國度的品種能夠在同一時間達到最佳的生育狀態,確保廣東種業博覽會與眾不同,確保廣東種業博覽會充滿生機、永放光彩。 五,堅持不斷創新是種博會成功的不竭動力。廣東種業博覽會從單一的品種展示,到展覽、展示異地進行,再到展覽、展示、交流零距離無縫對接,開創合作企業新機制,種博會從創新中一路走來,始終引領世界種業會展發展。 六,堅持服務“三農”是種博會的目的歸宿。種博會始終堅持公益性為主,不以贏利為目的,堅持推進農業科技進步,堅持促進農村繁榮穩定,堅持服務農民持續增收,凝聚力、公信力不斷增強,影響力、帶動力不斷提升。 作用之巨: 加速良種推廣 每年直接帶動農民增收20多億元 廣東種業博覽會堅持“政府搭臺、商家唱戲、科技支撐、服務農民”的辦會方針,著力推進種業發展,著力提升科技水平,著力促進農民增收,對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加快建設現代農業發揮了重要作用。 一是展示了種業發展最新成果。種博會是展示國內外種業發展最新成果的重要舞臺,數百家種子企業共筑輝煌,數千個優良品種同臺競技,數萬名種業精英暢談發展,種博會在世界種業發展中扮演著重要角色。 二是加速了優良品種推廣應用。種博會每年組織專家評選出300多個優良品種在全省各地擴大示范。組織推廣部門、廣大種植戶到展示現場觀摩,挑選出適宜當地種植和市場需求的良種,為良種的推廣應用起到標桿作用。 三是促進了中外種業交流合作。種博會以政府引導、企業為主的平臺模式,吸引國內外知名企業和種業精英參與,實現了中外種業的零距離對接,對引進先進的種業發展理念和新品種、新技術、新文化,推進廣東種子企業走出去發揮了重要作用。 四是推進了民族企業發展壯大。種博會是宣傳企業新成果,展示企業新形象的大舞臺,是民族種業加快發展的推進器,一大批廣東民族種子企業因種博會發展而壯大。如創立于2002年的廣州亞蔬園藝種苗有限公司,通過每年深度參與種博會,搶抓種博會發展機遇。10年來與種博會一同成長,公司年銷售總額實現平均20%的增長,由一家名不見經傳的“夫妻店”發展成為育繁推一體化、國內知名的現代種子企業。 五是促進了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種博會大力推廣優質高產抗病良種,提高農產品產量和市場競爭力,豐富了蔬菜市場,為保障主要農產品平衡供給,促進農民增收發揮了巨大作用。據統計,種博會每年直接帶動農民增收20多億元。 六是提升了廣東農業良好形象。種博會匯集了廣東農業農村改革開放的豐碩成果,彰顯了廣東作為中國名副其實的經濟強省、農業強省地位,打響了廣東農業品牌,提升了廣東農業的國際形象。 今年4月,國務院出臺了《關于加快推進現代農作物種業發展的意見》,明確了新時期我國農作物種業發展的目標和任務,標志著我國農作物種業將進入產業升級的新階段。新政策、新機遇、新要求,為廣東種業博覽會提供了發展新空間。有關專家表示,廣東種業博覽會必將對推進中外種業的交流合作,提升廣東現代種業的發展水平,轉變廣東農業的發展方式,建設現代農業強省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第十屆種博會的特色與亮點 第十屆廣東種業博覽會設室內展覽和品種展示等內容。室內展覽于12月10日—14日在良種中心綜合展館舉行,品種展示于12月12日—20日在良種中心展示基地進行。本屆種博會以“發展現代種業,建設農業強省”為主題,堅持展覽、展示、交流零距離無縫對接,堅持直觀、務實、高端、高效,堅持自然、親切、實在、渾厚,總結十年種博會成功經驗,展示現代種業發展豐碩成果,推進中外種業更廣領域合作交流,突出“二大三高”特色。 一是展示品種規模大。本屆種博會共展示品種5331個,比上屆增加100個,為歷屆之最,保持世界同類展會最大規模。其中辣椒類1440個,番茄類1145個,茄子類192個,南瓜77個,西甜瓜104個,葉菜類1353個,菜瓜類765個,玉米類255個。這些品種科技含量高,代表當今世界科研育種先進水平。既有滿足市場多樣化需要的實用型品種,也有代表種業未來發展趨勢的先導型品種。 二是展會品牌影響大。廣東種業博覽會已成為國內最大規模、最具特色、最受關注的國際性良種博覽盛會,是全國蔬菜品種研發和推廣的“風向標”,是覆蓋廣東、帶動華南、輻射全國、飲譽國際種業界的響亮品牌。種博會以展覽、展示、交流零距離無縫對接的新模式,引領世界種業展會發展。廣東種業博覽會品牌已影響到全球40多個國家和地區,是國際蔬菜種子專業人士必參與的重要活動。預計本屆種博會參觀人數達3萬多人次。 三是企業參會熱情高。種子企業多領域、全方位、深程度參與種博會,積極性空前高漲。本屆展會設標準展位300個,其中特展25個,包括世界前十大種子企業在內的400多家中外企業參展。其中世界排名第一的孟山都種子公司以圣尼斯種子(北京)有限公司名義作為本屆會議的戰略合作伙伴;廣州亞蔬園藝種苗有限公司是年度特邀合作伙伴;廣州興田種子有限公司、湖南湘研種業有限公司、紐內姆(北京)種子有限公司、天津德瑞特種業有限公司、山東壽光先正達種子有限公司等五家企業為是金牌合作伙伴。企業從展示品種,到展覽、展示、餐飲、交通、后勤等各個領域廣泛參與種博會。 四是種植科技含量高。種博會采用先進的種植技術,科學調節作物生長進程,加強與參展企業的溝通協調,克服前期高溫,后期大幅降溫的不利天氣,實現不同種類、不同來源的數千個品種同時在展會期間處于最佳生育階段,充分展示其優良種性,大大提升了種博會的科技含量。本屆種博會品種長勢總體表現為歷屆最好,受到種子企業、院士專家和專業觀眾的高度評價。 五是行業帶動水平高。本屆種博會突出全程服務、突出合作交流、突出行業帶動,是新一輪種業發展的重要標志,是“十二五”農業發展的強大動力。廣東種業博覽會已成為科研成果轉化的重要紐帶,成為農民選擇優良品種的重要平臺,成為現代農業加快發展的重要窗口。 今年是新一輪種子發展的起步年,是實施“十二五”農業發展規劃,建設現代農業強省的關鍵年。省農業廳表示,將以此為契機,舉全廳之力,努力將這次種業盛會辦好,辦出新水平、辦出新成效,為促進農業農村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和現代農業強省建設奠定堅實基礎。
MORE
各位種企代表、種子經銷商、零售商、合作社、農場主朋友: 由廣東省農業廳主辦的廣東種業博覽會是全國享有盛名的種子博覽會,又是一場在地里舉辦的全國頂級種業盛會。圣尼斯、先正達等世界最優秀的種子企業,德瑞特、金韓、華盛、廣良、亞蔬、豫藝、農科玉、圣豐、中廈等中國最知名的企業都來參展、表種,田間展示品種達5900多個,這個種業博覽會值得作為種子經營者、合作社、種植者、農場主的您前來參觀、洽談,也歡迎您帶來客戶、朋友前來參觀,指導。 廣東種博會組織機構 支持機構:中國種子協會 主辦機構:廣東省農業廳 承辦機構:廣東省農業技術推廣總站 廣東省種子協會 廣州種子商會 協辦機構:南方農村報 農財寶典 深圳市桑野實業有限公司 深圳市日彤天企業形象設計有限公司 茂名市農業良種示范推廣中心 全球戰略合作伙伴:圣尼斯種子(北京)有限公司 年度特邀合作伙伴:山東省華盛農業股份有限公司 廣東省農業科學院 金牌合作伙伴:先正達種苗(北京)有限公司 天津德瑞特種業有限公司 汕頭市金韓種業有限公司 廣州亞蔬園藝種苗有:限公司 深圳農科玉種業有限公司 印尼百帝偉農業有限公司 河南豫藝種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廈門中廈蔬菜種籽有限公司 山東圣豐種業科技有限公司 大會日程安排 主題活動 日期 時間 地點 展館展覽、商務洽談 12月1011-14日 12日10:30-17:00 其余9:00-17:00 省農技推廣總站綜合展館 賓館商務洽談 12月10-14日 全天 天虹賓館、匯東假日酒店、 晨悅商務大酒店 柯木塱種業論壇 (聚焦種子企業轉型求發展) 12月11日 14:00-18:00 廣州燕嶺大廈(二樓燕翔廳) 第二屆蔬菜基地 高效安全管理論壇 12月10-11日 10日14:00-18:00 11日9:00-11:30 晨悅商務大酒店 開幕式 12月12日 10:00-10:30 省農技推廣總站種業文化廣場 田間品種展示 12月12-20日 (12日)10:30-12:00,14:00-17:00 (13-20日)9:00-12:00,14:00-17:00 省農技推廣總站品種展示基地 國際菠菜大會 12月10-12日 全天 廣州大廈 農業職業教育服務 現代農業產業研討會 12月12日 15:00 廣東省家禽科學研究所 主題活動簡介 一、館展:種子企業百花齊放 時間:12月11-14日9:00—17:00 地點:廣州柯木塱綜合展館 簡介:廣東種博會是全國唯一集展覽、展示、交流、洽談、簽約為一條龍服務的全國性展會。每年國內外大型、知名蔬菜種子企業都會以不同形式參與廣東種博會,這里也成為企業展示形象、提升品牌影響力、推廣新優品種最佳的平臺。年將有150多家種子企業設立展位,其中全球戰略合作伙伴1家,年度特邀合作伙伴2家,金牌合作伙伴10家。館展與田間展示零距離對接,既方便觀眾尋求實力派企業,也方便領取試驗樣品,提高洽談效率。 二、種業論壇:企業雄起有招 時間:12月11日下午 地點:廣州燕嶺大廈 簡介:新時代,新機遇,新局面。兩年間,3000家種子企業倒下,大浪淘沙的時代來臨!2013年柯木塱種業論壇關注如下話題:從“兩證”申報談中國種業現狀及企業轉型;全球種業格局下外企在中國的定位;日韓特色育種機構如何服務企業;種子企業創新動力來自哪里;不同量級企業發展轉型模式;對話12 位種子企業家。 上屆回顧:2012年12月11日,廣東省農業技術推廣總站與南方農村報聯合舉辦的以“現代種業發展新機遇及商業化育種”為主題的柯木塱種業論壇,吸引了超過350名專業觀眾參會。邀請了鄧光聯、李立秋、劉石、馬德華等行業權威人士,就種業政策、企業戰略定位、現代化育種體系建立等話題展開探討。 三、開幕式:欣賞種業精彩文化 時間:12月12日上午 地點:廣州柯木塱種業文化廣場 簡介:12月12日,第十二屆廣東種博會開幕式將在種業文化廣場上舉行,農業部、廣東省人民政府、廣東省農業廳、中國種子協會以及國內外企業代表出席開幕式。領導發言致辭中將透露行業最新的政策及行業動態信息,同時還能從企業代表中觀察到哪些企業正在迅速崛起。 參加人員:省領導,省直部門代表,部相關司局、中心、協會代表,省農業廳領導,廳屬處室及事業單位主要負責人,廣東省種子協會理事,各地級以上市及相關縣農業部門代表,種博會合作伙伴,種業組織代表,國內外種子企業代表 (一)開幕式議程 8:00—9:00 嘉賓簽到 9:00—9:45 嘉賓參觀展館 10:00—10:30 開幕式 1、蔡漢雄副廳長主持,介紹主席臺上的領導及嘉賓(5分鐘); 2、省農業廳廳長鄭偉儀致歡迎辭(5分鐘); 3、擬邀請國內外各一家企業代表致辭(各3分鐘,共6分鐘); 4、省領導宣布開幕。 (二)參觀品種展示現場 時間:12月12日上午11:00——12:00 地點:省農作物技術推廣總站內 四、地展:六千品種集中賣萌 時間:12月12-20日 地點:廣州柯木塱良種展示基地 簡介:地展一直是廣東種博會的靈魂。廣東種博會也是一場在地里舉辦的種業盛會,目前已累計展示國際各地優良品種35000個。 今年,廣東種博會有6000多個品種集體扮萌,歡迎國際各地的觀眾。品種集中展示,性狀表現一目了然,一方面有利于參展企業推廣新優品種,另一方面通觀全局可以了解同類作物品種的研發進展。鮮食玉米品種展示專區轉移到整個展示園區綜合展館大門正對面,展示地段之優前所未有。同時,廣東省農業技術推廣總站一如既往會邀請專家和企業代表對展示品種進行評選,將同類作物中性狀表現良好的品種推薦給參會人員。 省內農業系統參觀時間安排如下: 12月16日,廣州、深圳、珠海、東莞、中山、河源、韶關 12月17日,惠州、佛山、汕尾、梅州、湛江、茂名、陽江 12月18日,汕頭、潮州、揭陽、肇慶、云浮、清遠、江門 五、蔬菜基地管理論壇 時間:12月10日14:00-18:00;12月11日9:00-11:30 地點:晨悅商務大酒店 簡介:全國耕地集約化的速度和規模在穩步提高,為進一步深入探討蔬菜生產基地發展路徑,引導規?;卟松a基地注重食品安全,不斷提高經營效益,搭建菜場、合作社交流和發聲的平臺。在這里,可以聽政策,學管理,尋經驗,交朋友。 六、商務洽談:加深交流合作 時間:12月10-13日 地點:綜合展館、天虹賓館、匯東假日酒店、晨悅商務大酒店 簡介:與館展同期舉行,商務洽談一直是廣東種博會一大重要組成部分,有利于展商加深與老客戶交流,與潛在客戶達成合作協議,也有利于了解行業信息、行業動態。 七、菠菜大會:國際化視野 時間:12月10-12日 地點:廣州大廈 簡介:大會內容包括學術報告、新品種田間試種展示、農業設施參觀等多個領域。學術報告涵蓋與菠菜有關的生產、遺傳與育種、種質資源收集與利用、病蟲害和雜草防治、種子生產與銷售、加工、營養、食品安全等內容。 國際菠菜大會創辦于20多年前,由美國兩個主要菠菜生產地——阿肯色州和得克薩斯州的科學家倡導、組織、發起,并在兩州輪流召開。2013國際菠菜大會首次選定在中國召開,由美國阿肯色大學植物病理系、中國園藝學會組織的各國專家、學者、知名國際種業企業將帶來菠菜的最新、最前沿的科技與商貿信息,必將給國際各地尤其中國的菠菜產業帶來革命性的推動。 種博會服務聯系電話: 服務熱線:400-000-1212 酒店服務電話: 1. 燕嶺大廈:陳建彤13808888382 黃真珍13924226374 2. 匯東假日酒店、晨悅商務大酒店:崔蔚 13138607200 趙思揚 15889960014 3. 天虹賓館:張凱穗13798171722 馬露斯 13751710426 4. 廣州大廈:楊倩敏 13925182232 交通服務電話:江樹鋒 13631442637 餐飲服務電話:劉海英 13602227046 李丁丁 18620586736 安保服務電話:歐士考 13560144582 展覽服務電話:揭育聰 13600494998 李曉芬 15914320059 吳 滿 15820203560 歐士考 13560144582 項棟梁 18665598258 地展服務電話: 020-87039335 87037256 37236635
MORE